深化校企双元育人,共建卓越双师团队—— 学前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教师彭艺开展公开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10] 作者:[学前教育学院] 阅读量:[]

本学期,美术教研室彭艺老师分别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幼儿园和融侨杰座幼儿园开展工作站活动,参与幼儿园的课程研讨和美术课程设置,积极协助幼儿园开展社团活动、主题分享会、艺术工作坊等特色活动,同时还利用自身美术专业特点,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绘画技法。2022年6月8日上午,彭艺老师在学校第二附属幼儿园,开展了《大班泥塑活动—三星堆青铜人面具》公开课活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吴丽芳教授、林萍副院长,美术教研室陈秉龙教授、音乐(声乐)教研室主任林敏丹副教授、音乐(键盘)教研室主任叶新副教授、美术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第二附属幼儿园吴丽珍园长、指导教师陈霞、刘焱两位老师共同观摩指导了本次活动。
此次公开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三星堆青铜人面具”为主题开展了大班泥塑活动,本次教学活动运用图片欣赏、沉浸体验式等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与感受三星堆青铜人面具的造型、色彩及纹样特征,并通过泥塑的手段制作三星堆青铜面具,真实体会巴蜀文化的独特美感。本次公开课活动旨在借以丰富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与体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教育,从小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活动观摩结束后,校•园双方基于本次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首先,彭艺老师阐述了这堂公开课内容选定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在准备过程中碰到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更深入的谈及了下教师工作站心得和收获。接着,与会老师们就本次活动的思政理念、选题内容、活动设计、信息技术运用手段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针对在集中教学活动中,活动重难点的制定、如何将共情互动转化为学习支架的构建问题、如何将审美经验迁移落实到实际美术技法的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此次研讨会不仅仅停留在评课的层面,在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教改理念,更好发挥教师工作站的效能上展开了更深层次的研讨。美术教研室陈秉龙教授,对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祝贺,同时就幼儿园美育过程中的“项目式学习”提出了新的创想;吴丽珍园长,在会上极大地肯定了学前教育学院开展教师工作站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并就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学习的开展,幼儿学习内容的生活化、游戏化等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辨析。
最后,吴丽芳院长针对此次研讨进行了总结,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工作站项目,实现我院与幼儿园的互利共赢,同大家探讨了“同课异构”这一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对幼儿园美育的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新的思考,对美育过程中儿童对于艺术的“具身感受”提出了新的要求。研讨会愉悦的氛围紧紧围绕着每个与会者,大家纷纷表示教师工作站项目的开展,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老师们,尤其是当前青年教师在如何有效融合校•园教育教学方面的实际困惑,能加速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本次活动以教师工作站为契机,充分发挥校、园融合平台优势,进一步加强园校双方的紧密合作,通过高校教师与一线教师的互鉴互聘,深化产教融合,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研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校幼双师同教课程、同研课题、同写教材、同建基地,有效提升了中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教师工作站项目,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更为高校教师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起到了桥梁作用,能充分挖掘和展示我院专业师资团队的优势,在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幼儿园发展的需求。
彭艺老师开课活动现场
指导老师现场研讨
吴丽珍园长点评
吴丽芳院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