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闽北大地,探寻大思政课“活”资源——我校思政课教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2-07-23]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感悟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思政课系列讲话精神,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开创的珍贵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范本和生动素材,2022年7月11-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教师参加三明学院主办的“闽山闽水物华新——沿着总书记足迹” 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一、共话教学改革  推进马院建设新发展
7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暨学科建设交流会在三明学院召开。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商学院、福建三明学院、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所院校就马院建设、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及马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等方面进行交流座谈。我校马院院长伊文婷教授受邀作“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探索”主题发言。发言重点围绕发挥“幼师专业特色”新优势、丰富“幼师思政课程”新内涵、构建“学院内涵发展”新格局三大纬度,全面系统地向在座领导和教师们介绍了我校马院在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建设中的特色做法、先进经验及突出成果。教改成果 “以思育师、课台融合,构建“3+3+3”的幼师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模式”得到了与会兄弟院校的好评和认可。此次交流会增进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省内兄弟高校马院的交往,在推动我院高质量发展、拓宽思政课教师视野、建优建强我院教师队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伊文婷院长受邀作主题发言
二、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共产党人红色基因
为期七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除交流讲座外,主要采用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和实践体验教学等形式开展。7月12-7月13日,教师们前往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曹坊镇下曹红军村、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旧址、永安洪田马洪中央苏区红军标语博物馆等地开展现场教学,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和闽西子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传承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红色遗址,在红色标语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悟当地老百姓在抗日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在聆听红色故事和学习红色文化中,进一步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方法,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人在闽工作时期革命历史的了解,有益于全体教师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学院教师参观博物院和纪念馆
三、沿着总书记足迹 探寻大思政课活资源
7月14-7月17日,沿着习近平来闽考察足迹,老师们一同探访了乡村振兴新样本——沙县俞邦村、习近平生态文明探源地——将乐常口村、科技助农与生态兴农实践地——燕子窠生态茶园等实践基地。在实践研修中,大家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沙县小吃发展的故事,感受小吃中的大产业、大文章、大民生,亲身体会和见证了乡村振兴在八闽大地上书写的新篇章;在“一碗擂茶”的老乡家常中,体味习近平总书记对将乐常口村在经济、生态发展中的浓浓关切和殷殷嘱托,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无价之宝”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满目青翠茶园中追溯“科技特派员”制度,深刻体悟科技兴农、生态惠农的宝贵经验与实践探索。在学习考察中,沿着总书记足迹,探寻大思政课活资源让思政教师格局更大、情怀更深、视野更宽。

学院教师参访岭下村

此次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足迹》,为党的二十大献礼的生动实践,也为新思想从理论大课堂搬向实践大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课例。大家表示,本次研修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丰富多样,是一堂生动鲜活、理实结合、文史融通的思政大课。教师们深刻感悟到百年大党血与火淬炼的光辉历程,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作为思政教师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

学院教师现场交流讨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