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报道】 产教融合育双师,服务企业促发展 ——学前教育学院持续深耕教师工作站项目

发布时间:[2023-05-22] 作者:[学前教育学院]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相关内容,学前教育学院始终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的改革方向,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自2014年启动教师工作站项目以来,至今共派出7批 28位中青年教师赴十余所省级示范园下教师工作站跟岗实践,通过与幼儿园“同写教材、同教课程、同研课题、同建基地”实现协同育人,有效整合高校与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强化我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面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实现园校双方互利共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推进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吴丽芳教授团队建设,本学期伊始,在学前“教师工作站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学院汲取成功经验选拔第七批工作站教师成员,遴选了陈乃溦、林潇、郭玲玲、林建宇、张媛艳5名中青年教师分赴我校附属第一、第二幼儿园,省直机关幼儿园,省直屏东幼儿园和融侨亲子托育园等托幼机构下教师工作站进行跟岗实践。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吴丽芳教授携5名教师分赴各站点联络教师工作站事宜并举行教师工作站拜师仪式。从2023年3月到5月,教师工作站项目已开展10周,项目进展梳理如下:
拜师仪式
一、跟岗实践,全面锤炼双师素质
下工作站教师纷纷进班跟岗,深入幼教一线,全方位参与保教实践。跟岗班级覆盖小、中、大班全年段,跟岗学习的内容涵盖包括入园、早操、教育活动、间隙游戏、自由活动、盥洗、进餐、睡眠、户外活动、离园等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及幼儿疾病与意外伤害处置、幼儿健康档案管理、幼儿园一周食谱制作等。借由切身的岗位实操体验,高校教师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更加准确把握一线幼教岗位对师范生核心素养与能力的要求,也有效提升了自身
教育教学与实践指导能力。    
教师跟岗实践,参与幼儿园保教实践
二、开设讲座,回应教师发展诉求
下工作站教师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面向一线教师开设了《前庭器官及前庭功能训练》讲座,解答了教师们在实践中对于如何识别前庭功能失调的婴幼儿的困惑,并为园所后续的活动设计和家长指导提供了思路,充分发挥我校学前教育资源优势服务幼儿园发展的作用。
教师开展讲座现场
三、协同教学,双师优势有效互补
一方面,下工作站教师围绕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深入挖掘该领域的教育元素与核心经验,与园所教师同教同研幼儿课程。目前校幼双师已联合开展了包括“爱护图书”“学习雷锋”“我爱妈妈”“我是值日生”“合作的力量”“认识自己”、母亲节等主题活动,助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学院也积极发挥企业教学能手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邀请工作站点的一线优秀教师进课堂,与高校教师协同开展《婴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等课程教学与实践指导。
教师协同教学、参与园所活动
四、合编教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下站教师们在跟岗实践的过程中对优质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进行收集整理,也积累了丰富的婴幼儿心理健康个案、师幼互动案例,后期各类案例将汇编成册,形成具有深刻实践性、反思性的案例集。目前《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评价》等校本教材也在与一线教师的研讨联动中得以撰写,这将有效反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同研课题、合编教材、资源共建共享
五、多元教研,提升园所教育质量
下工作站教师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幼儿园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携手幼儿园开展主题教研、园本教研等活动,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助力园所教师梳理和提炼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成果经验。此外,基于多个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中青年教师课题、校级课题等项目,携手幼儿园教师开展研讨与交流,在提升一线教师教科研水平的同时,也助力园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指导艺术活动、协同主题研讨
通过教师工作站的持续开展,我院得以在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与企业多向互动,并借由校企双师同教课程、同研课题、同写教材、同建基地,实现专业建设与企业发展协同并进,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企业提供师资队伍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课题研究指导等支持与服务,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