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校园安全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师生安全、学生家庭幸福及社会和谐发展,全社会高度关注。2023年5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实用、创新的安全教育活动。以独特的教学方式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专业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主要目的,深受学生好评。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因此学前教育学院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专门课程与学科融入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生动鲜活、易于接受,增强育人实效。
专业课德技并修,维护心理健康
在《婴幼儿游戏》课程中,学生们用废旧袜子制作手偶,促进婴幼儿语言、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帮助学生克服完美主义思想,不敢动笔的心理,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简快制作适合0-3岁婴幼儿玩教具能力,体验制作玩具的乐趣。学生还创造性的制作了变脸的袜子手偶,体现婴幼儿情绪易改变的特点。在《婴幼儿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中,教师们采用“吹画游戏”,帮助学生们转化恐惧情绪,达到情绪调节的效果。此法同样适合于0-3婴幼儿情绪调节。
学生自制的“袜子娃娃”与吹画作品
选修课感知节气,养生促身体健康
在校级选修课《二十四节气生活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教师们设计了各种与季节节气有关的活动,比如立夏节气饮食课程,提醒学生及婴幼儿以吃低脂、低盐、多维生素和清淡为主,不贪吃凉性瓜果,且最好中午实用,帮助学生们树立顺应节气生活健康意识,远离常见的健康误区。
利用社团游戏,共感共享情绪
EQ社是专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社团,社员也来自全校的各专业。在EQ社的活动中,学生们一起涂鸦情绪姜饼人图、分享情绪体验,减少消极情绪的影响,增加积极情绪的作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情绪体验和共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商能力。
学生分享绘画的“姜饼人”
在开展这些安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前教育学院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我体验能力。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增强安全预防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这些活动也让学生们倍感欢快和放松,积极调整情绪、释放压力,使得学生们在欢愉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相关课程的教育。
总体来说,这些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前教育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持续加强各项教学改革,为学生的成长和幸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