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工作部(处)

【心灵鸡汤】上大学,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12-09-18] 作者:[] 阅读量:[]

大学一年级,是实现从中学到大学过度,以及为后期学习生活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进入大学后,我们往往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尤其经历心理上的震荡,体验到孤独、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任其发展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试十分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正确面对现实。 

入学前,我们心理都有一幅“大学”的美丽图画。但是当我们踏入大学校门,尤其是有几十年校史的普通高校后,常常感到失望,抱怨堂堂高等学府设施如此落后,楼房破旧,住宿拥挤,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一段时间后,又发现教学设备陈旧,部分师资水平低,图书资料缺乏,活动场地有限,更有一种对大学生活的“幻灭”之感。这时候需要我们能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期待。大学与中学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同样的条件下,人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环境不能决定一切。  

二、重新确立生活目标。   

很多学生上高中时,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目标,而一旦这个目标实现了,却又不知新的目标在哪里,感到茫然,无所事事。对此,我们可以时常思考和自问诸如“我为什么要考大学?”、“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中什么对我最重要?”等问题,然后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现状以及个人实际,制定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并将它分解为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这样,自己就会在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后,逐步增强自信心,走向成功。

三、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信。 

许多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很顺利,学习上也始终名列前矛。而进入大学后,不能再保持中学时的优势地位,同学中又是高手如林,人才济济,因而失去自信,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进而情绪低落,甚至为了避免挫败感而封闭自己,影响学习和正常交往,限制发展。对此,入学后,我们应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如群众性文体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不仅活跃业余生活,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能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尤其能使我们认识到,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人,但仍有自己的长处和价值,进而正确给自己定位,客观评价他人,增强自信,并自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如果你做到上面几点,就会发现大学生活会如此的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