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11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院办会议室召开了专题学习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舒丹主持。
郑舒丹副院长围绕本法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途径举措、支持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解读。她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为加强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作为思政教师,一定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爱国主义教育法》,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奋力谱写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在发言互动环节,与会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见闻,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法重点内容,积极讨论交流感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伊文婷
2023年10月2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上升到法律责任的高度,以法治方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和实效,让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稳定性。该法律的颁布,将原先散布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爱国主义要求统一联动起来,对如何进行施教、保障施教做出具体细化和完善,克服了以往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泛泛而谈的问题。作为一名新时代思政课专任教师,我们肩负人类文明进步的重任和培养堪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责任与使命。只有积极投身于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必修课",才能让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连绵赓续,不断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 高雯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章职责任务第十五条提到,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身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观察时事述评教学环节的日常工作中,总能感受到学生满满的爱国情怀。教学相长,当学生分享"逃出大英博物馆"为文物保护打call,关注"巴以冲突"为国家安全助力,爱国主义教育如盐入水,润物无声。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谨以己身微薄之力躬耕教坛,愿山河无恙,家国永安。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利亚欣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一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场

与会教师积极讨论交流感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