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2023-2024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4-01-23浏览次数:63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年1月20日—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领"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赴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朱熹园、朱子文化园、下梅古村和五夫古镇等地开展"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闽山闽水,领略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的同学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线,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到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的情况,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的"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等重要论述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成员不仅领略了生态文明,也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保护生态文明、投身乡村振兴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寻访朱子理学,促进文化传承
朱熹园是朱熹创办的讲学著述之所,现已成为展示朱熹生平故事、理学思想、教育理念的主题纪念馆。"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邀请到曾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调研时担任讲解员的张建光老先生,他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论述的首次阐述,是习近平总书记朱熹园讲话中最重要思想,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自信。" 经过张建光老先生的生动讲解,同学们深入了解朱熹生平、研究与教育情况、朱子理学历史地位等方面内容,充分认识到"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以及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在朱子文化园,"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身着汉服,行高揖礼,向先贤朱子献上束脩礼,表达对先贤的敬意。师生们齐声诵读朱子家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韵,汲取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探访"万里茶道",挖掘文化瑰宝
武夷山下梅古村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最初武夷山的茶叶便是从这里出发,通过水路,一路漂洋过海,到达俄罗斯、欧洲等地。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发表重要演讲,将18世纪的"万里茶道"和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通过陈光源专家的详细介绍,大家了解到"万里茶路"的发展历史和申遗之路,感受到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的魅力,并就特色茶俗、万里茶道文化对古镇乡村振兴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讨论。通过实地调研,同学们潜移默化地了解晋商文化,领略到"万里茶路" 在开拓、发展、繁荣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和呈现出特有的生态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交流价值。
传播党的声音,助力乡村振兴
五夫古镇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为村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宣讲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的内涵形象化、生动化,让群众在倾听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随后,实践队为村民开展义写送春联活动,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增添浓浓"年味儿"。实践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挥毫泼墨,不仅道出了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师生"为民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诠释。
用脚印扎根乡间沃土,用青春诠释使命担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星火逐日"社会实践队以"追寻领袖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感受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见证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激励新时代青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