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提升我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科研能力,2025年7月20日至7月26日,校党委副书记邹雄伟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伊文婷、校宣传部部长严桂泉、思政课教师郑丽萍、陈香珠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开展以“传承红色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背景,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涵盖了专家讲座、参观考察、现场教学、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助力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黑龙江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和新时代发展成就,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效果。
专家引领:解码龙江使命,奠定理论根基
研修伊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黑龙江大学)执行主任侯宪利作了题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使命担当》的主题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时的重要讲话为主线,系统阐释了黑龙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生动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龙江实践与使命担当。理论教学帮助教师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理解黑龙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机遇与新实践,为后续的参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红色记忆: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黑龙江省蕴含着厚重的红色资源,研修班组织教师们参观了黑龙江大学博物馆、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等地,循着革命的足迹,于实物实景中沉浸式体验,深切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同时期那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在黑龙江大学博物馆,教师们参观了“红色之路——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展”,通过详实的史料、图片、图书,珍贵的手迹、原版照片,以及馆长藏伟强教授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教师们深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在黑龙江早期传播的艰辛历程,以及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探寻救国之路时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坚定了思政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培育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使命。
在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前,研修基地副主任韩忠全讲述了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历史及东北抗联将士的英雄事迹,从这段中苏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悲壮历史中,教师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与牺牲精神,认识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永远铭记两国人民在血与火中铸就的跨国情谊。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旧址,简陋的桌椅、泛黄的地图、磨损的军用水壶,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仿佛将教师们带回解放战争时期那段“白山黑水铸忠魂”的峥嵘岁月,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为信仰冲锋的决心与运筹帷幄的智慧,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以史为鉴:铭记历史伤痛,牢记使命担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大量的罪证文物、历史档案与口述史料,全面揭露了日本细菌战部队进行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反人类暴行,印证了日本实施国家犯罪的史实,时刻警示后人要牢记历史,珍视和平,不让悲剧重演。看到这些罪证,教师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愤怒与悲痛,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必须教育青年铭记历史伤痛,坚定地守护和平,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产业振兴:聚焦时代发展,把握创新脉搏
在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教师们了解了企业在生产管理、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实地参观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目睹了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切实感受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龙江大地的生动实践,对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变革有了更具象化的理解。探秘这一全球最大的被动式工厂,为思政教师讲好东北振兴战略、新质生产力、新发展理念等提供了鲜活案例。
历史探寻:穿越时空长河,铸牢民族意识
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以金源文化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教师们走进了金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及多彩灿烂的金源文化,从斑驳的铜镜、精美的瓷器到古老的兵器乐器,一砖一瓦、一器一物,让教师们读懂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悠久传承,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与交融的结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交响:领略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在萧红故居纪念馆,教师们触摸到的不仅有这位“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生命轨迹,还有萧红不向命运低头、敢于抗争、追求自由幸福、争取解放的精神,更有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用笔墨镌刻的家国情怀。
在哈尔滨音乐博物馆,琳琅满目的藏品,让老师们领略到了哈尔滨作为“音乐之城”的独特魅力。这里有本土少数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也有西方音乐文化与本土音乐文化的碰撞交融,让老师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在白山黑水间奏响的红色旋律,更是信仰与力量的交响,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韩建民中俄油画收藏馆、中俄文化交流基地,俄罗斯油画、雕塑、建筑,充分展现了两国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生动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这些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为教师们讲解文化自信提供生动素材,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文明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
本次暑期实践研修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既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次扎实的知识充电。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悟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更丰盈的教学内容、更鲜活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传承红色基因血脉,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