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诞辰240周年:《苟利国家生死以》大思政课引发我校师生热议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9-01浏览次数:10

今年正值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40周年,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苟利国家生死以——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正式开讲。课程聚焦林则徐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林则徐后人及省内外知名学者的生动讲述,结合实地实景、场馆旧址等情境展示,立体展现了林则徐一生的价值立场与精神境界。我校积极行动,第一时间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各学院学生代表集中收看。师生们在观看过程中深受触动,引发热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伊文婷

今天收听收看了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教育工委主办的“苟利国家生死以”——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后,深受触动。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林则徐诞辰240周年,这堂思政课聚焦林则徐的家国情怀,意义重大。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正是抗战精神的源头之一,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奋勇抗争。这堂课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它贯穿大思政课理念,借助电视平台,汇聚大师资,实现演播间与实景课堂结合,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也应借鉴这种模式,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利用丰富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郑舒丹

学习《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5 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后,我被林则徐深沉的家国情怀与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震撼。林则徐后人饱含深情的追忆,学者们旁征博引的解读,搭配实地旧址的实景呈现,让林则徐在民族危局中虎门销烟的果敢无畏、“苟利国家生死以” 的责任担当跃然眼前。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将运用多元教学形式,把林则徐的爱国精神融入课堂,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感悟家国大义,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理想,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张丹凤

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苟利国家生死以》这堂思政课对我而言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优秀的教学示范。它成功地在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心中,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实现了价值观教育的阶梯式引领与一体化衔接。林则徐的家国情怀、意志品格和全球视野,为我们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丰厚资源。在未来的思政课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报国行的时代征程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陈清清

观看本次的“苟利国家生死以——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令人动容。他在虎门销烟中的果敢决绝,在戍边新疆时的坚韧不拔,无不彰显着“为国担当”的崇高境界。这堂课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为我们高校思政教师提供了鲜活的范本——如何将厚重的民族英雄史诗转化为生动的育人资源,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与实践价值。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我们应借鉴其多维叙事与实景交融的方式,在教学中深化价值引领,激励青年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的实际行动,真正肩负起时代使命。

小教2371 谢子达

通过学习“苟利国家生死以”为主题的大思政课,我深刻认识到林则徐的一生是爱国爱民的壮丽史诗。他不仅是虎门销烟中销毁鸦片、捍卫民族尊严的英雄,更是遍历多地、兴修水利、改革吏治的实干家——在江苏整顿漕运解民困,在新疆推广坎儿井拓良田,始终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信条,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紧紧相连。这种精神让我明白,爱国从不是空洞的口号。作为师范生,未来的小学教师,我要像林则徐那样心怀家国、踏实做事:在学业上深耕教育知识,在实践中锤炼育人本领,将来把这份家国情怀融入课堂,让孩子们从民族英雄的故事里,读懂责任与担当,让爱国精神在代代传承中愈发坚定!

小教2471 张慧莹

观看《开学第一课》,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诗句在耳畔回响。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穿越百年,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爱国不仅是生死抉择,更是日常的坚守与担当。

节目中的榜样人物让我看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科学家实验室里的不眠之夜,是运动员赛场上的奋力拼搏,是平凡岗位上的尽职尽责。他们用行动诠释:真正的爱国,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点滴奉献汇聚民族复兴的洪流。

这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新时代青年当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为指引,在知识海洋中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小教2311  陈娜慧

这堂思政课让我深刻认识到,"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精神与优良家风的滋养密不可分。家风如渠,国是江河,渠通方能汇入江河。正是通过家风传承,爱国情怀得以具象化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基因。我们青年一代应当主动汲取家风中的精神养分,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让林则徐的铮铮誓言转化为新时代的实践行动。这种由家风涵育的爱国情怀,必将成为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小教2371 赖思敏

观看完《苟利国家生死以——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后,林则徐的伟岸形象与崇高精神深深震撼了我。

课上,林则徐后人的深情讲述,让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心怀大爱的民族英雄。学者们结合实地实景的讲解,让虎门销烟等历史场景在我眼前鲜活起来,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担起“虎门销烟”的重任,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誓言,正是他一生爱国奉献、不畏艰险的真实写照。

这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爱国是具体的、行动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虽无需直面硝烟,但林则徐那种“开眼看世界”的求知精神、勇于担当的脊梁精神,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我们应刻苦钻研,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实践行动传承这份深厚的家国情怀,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学前23104 朱煌丽

学习《苟利国家生死以——2025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我深受触动。民族英雄林则徐以禁烟铸史,以戍边立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他的精神早已融入福州的血脉,凝练为“海纳百川、拼搏进取、激情创业、和谐包容”的城市品格,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火种。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在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把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用实际行动回应时代召唤。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