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 《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开学第一课引发我校师生热议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9-0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9月6日上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联合组织师生集中观看了《“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活动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福建)主办,我校通过集中收看、专题学习、思想交流等形式,深刻传递了历史的厚重与精神的力量,引发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与广泛共鸣。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 张惠娟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凝结而成的不朽丰碑。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记录来时路、昭示前行路的精神瑰宝,是我们领悟“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磅礴底气,更是中华儿女挺立潮头、破浪前行的文化自信密码。立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从知识传递转向精神赋能,从情感唤起升华为价值自觉,从个体修为拓展为时代担当,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使之成为滋养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源代码”,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焕发永恒生命力。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主任 郑丽萍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观看了《“铭记抗战历史 弘扬抗战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后,我不仅有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还有对思政课如何“以史铸魂”的思考。这堂思政课既立足福建本土,从武装抗战到教育抗战、文化抗战,串联起福建抗战的史实,又在历史纵深中探寻,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磅礴力量。这堂思政课打通学校、学科、学段壁垒,不仅有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育人逻辑,也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还有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协同育人,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生动的示范。回望历史,先辈们的热血担当让我深感思政教师使命之重。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我将以更鲜活的内容、更创新的方法、更深厚的情怀,把抗战历史讲深讲透,把抗战精神讲活讲实,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让抗战精神成为激励他们成长成才的永恒动力。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 高雯婷

《司马法·仁本》有言,“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笃行者,成为世界持久和平的坚决捍卫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潘昭慧

今天,我怀着庄重而激昂的心情观看了“铭记历史 传承精神”开学第一课,让我对“育人先育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抗战岁月里,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如今,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伟大抗战精神仍需传承。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学科融合渗透,结合抗战史料讲英雄事迹,让伟大抗战精神自然融入课堂;其次,要创新教育形式,善用短视频、抗战纪录片片段等还原历史场景,深化情感共鸣;最后,注重言传身教,以伟大抗战精神中的“坚守”要求自己,让学生从抗战历史中读懂爱国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利亚欣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观摩福建省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后,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本次课程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通过精心设计的“行见八闽”抗战主题研学线路图,成功打破了学段和课堂的界限,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这为我们高职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创新范本,它深刻启示我们,思政教育必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将厚重的历史史实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体验中升华。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将努力把伟大抗战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更有效地融入教学,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与工匠精神,激励他们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青春力量。

外语教育学院研学旅行2411班 戴慧慧

观看福建省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后,我深受触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这堂课中得到了生动诠释。

这堂开学第一课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历史的厚重。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野蛮残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但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勠力同心,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作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大学生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以抗战精神为动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积极传播和平理念,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外语教育学院研学旅行2412班 庄雨臻

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应成为当代青年的价值底色与行动自觉。这堂开学第一课,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正义与和平的胜利,更是精神与意志的胜利。课上重温的14年抗战历程与伟大抗战精神,让我深感“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强调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既是对历史的结论,也是对未来的昭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转化为具体行动:在学业上保持百折不挠的韧性,在生活中涵养视死如归的气节,在实践中展现不畏强暴的担当。未来,我愿投身文化传播或教育工作,用文字与课堂讲好中国抗战故事,让历史记忆与和平信念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外语教育学院应用英语2411班 陈思琪

在观看福建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后,我深受触动。80年前,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无数先烈用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如今,这堂开学第一课带我们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当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和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人文科学学院社会工作2412班 姚瑶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观看2025年《开学第一课》,我对这句话感触至深。节目里,抗战老兵的回忆鲜活又沉重,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祖国的长城,让我读懂和平的来之不易。今年是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这场胜利不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图谋,更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铭记过去是为了更好前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会以先辈为榜样,把历史使命刻在心中,在学习中勤勉奋进,在生活中积极向上,用奋斗姿态奔赴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美好未来。


人文科学学院小学教育2471班 方晗婧

《开学第一课》以真实故事串联历史与现实,让我深刻体会到铭记历史、努力奋斗的意义,摒弃了空洞说教。最触动我的是普通人的不凡故事:抗战兵工厂工人凭简陋工具造武器,对比自己做手工的笨拙,让我明白学习需有攻坚克难的精神;AI修复老照片里,同龄孩子在战乱中仍坚持学习、贡献力量,让抱怨作业多的我深感羞愧;103岁的孟于奶奶借音乐传递力量,也点醒了嫌钢琴练习枯燥的我,坚持终有回报。新学期,我会将感悟践行:遇难题不放弃、珍惜学习机会、坚持兴趣爱好。我懂得了,奋斗是每日微小进步,铭记历史、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人文科学学院小学教育2471班 黄可

观看了2025年《开学第一课》后,我深受震撼。节目通过数字化技术重现抗战历史,让我真切感受到那个烽火年代的热血与信念。英雄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故事和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的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珍惜当下,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前进动力。我将努力深耕专业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同时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更要锤炼实践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创新行动,勇担时代重任。这堂课让我更加坚定: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艺术教育学院艺教美术2221班 陈芊羽

本次课程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展开,通过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黄雯等多位教师的联合授课,回顾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英雄事迹及抗战精神的内涵。其中,在介绍《黄河大合唱》等文艺作品时,让我体会到了文艺的感召力,而福建的红色研学之旅与珍贵文物的展览则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艺术教育学院音乐教育2412班 黄莉莉

《开学第一课》让我深受触动。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战胜利,3500多万同胞伤亡,这是多么沉重的代价!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作为新时代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艺术教育学院美术教育2411班 华雯杰

通过这堂课,我深刻了解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历经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对“传承”和“奋斗”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是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