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入学习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师生爱国情怀,9月24日至27日,图书馆联动校团委、党委宣传部,在我校榕树广场、图书馆文脉书韵学习空间开展“书香同行・阅读青春”主题活动,通过展览、文化大讲堂等形式,带领全校师生回望烽火岁月,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主题展览:在图文间触摸抗战记忆
9月24日上午,榕树广场的“抗战歌曲展”正式拉开帷幕,21块标准主题展板系统梳理了抗战歌曲的诞生背景与传播历程,从《松花江上》的悲怆呐喊到《黄河大合唱》的磅礴力量,每一段旋律背后的故事、每一张照片承载的记忆,都生动还原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当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伟川,校党委副书记邹雄伟,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谢翠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谢福仁莅临指导,在历史影像、珍贵曲谱与文字史料前驻足聆听、深入交流。
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图书馆党支部联合宣传部党支部率先组织党员参观。参观过程中,党员们围绕“抗战精神与新时代使命”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这些歌声里藏着民族的脊梁,今天再看依然心潮澎湃,更懂当下和平的珍贵”。
展览持续开放至9月27日,同期展出的还有馆藏的部分红色书籍,不少师生自发组团参观,在图文交织间重温历史,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学习中代代传承。
文化大讲堂:名师领航感悟精神力量
9月24日下午,图书馆文脉书韵学习空间内座无虚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文化大讲堂如期开讲。本次讲座特别邀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丹凤老师担任主讲人,120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
讲座中,张丹凤老师以“回望—见证—奋进”为主线,带领师生重温抗战历史: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她细致梳理了14年抗战中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历程,深刻剖析了先烈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精神,强调“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警惕风险、守护和平”;随后,她以九三阅兵为切入点,结合“两弹一星”、北斗工程、高铁出海等重大成就,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复兴奇迹”,阐释抗战精神如何转化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最后,她寄语青年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在学业精进中积累能力,在实践担当里贡献力量,让‘强国有我’的誓言落地生根”。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抗战精神”积极提问,张丹凤老师结合教育报国、科技创新等实际案例逐一解答,现场掌声此起彼伏,爱国情怀与青春担当在交流中愈发浓烈。
红色传承:让抗战精神照亮奋进之路
截至9月27日,“书香同行・阅读青春”主题活动圆满落幕。活动期间,全校师生通过观展览、听讲座、谈感悟,在书香与历史的交融中深化了对伟大抗战精神的理解。图书馆馆长程英表示,此次活动既是支部立项的重要实践,也是红色教育的生动课堂,未来将继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引导更多师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