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严谨治学、桃李芬芳”重要指示精神,以“数智融合・课堂创新”教研月活动为契机,4月15日,外语教育学院特别邀请晋江中小学生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培训处副处长、高级研学实践指导师——黄重登老师为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带来题为《跨学科视角下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探索融合教育新路径》的专题讲座。讲座聚焦研学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五育融合、多学科发展等维度展开,呈现了一场教育创新的思想盛宴。
讲座伊始,黄老师从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切入,指出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他强调,研学课程开发需突破传统学科分割的局限,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纽带,将历史、地理、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入真实场景中,构建“知识-体验-反思”一体化的学习闭环。针对研学课程开发的痛点,黄老师提出“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协同路径。他认为,优质的研学课程需依托校企合作与在地资源活化,例如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AR虚拟研学工具,或联合乡村社区设计农耕文化体验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此外,他特别强调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倡导通过学生成长档案、实践成果展演等方式动态追踪学习成效。
此外,关于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研学实践课程开发路径,黄老师认为应通盘考虑研学目标、研学资源、研学主题、研学内容、研学实施和研学评价,确保研学活动目标清晰、主题明确、情境和任务设计合理、评价科学,在保证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同时,让研学活动有方向、有序、有效开展。
黄老师的讲座案例丰富,紧贴行业前沿。以《探访“时代”宁德 凝聚奋进力量》研学活动为例,分析了如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形成清晰的研学主线和设计思路;以陈祥榕“清澈的爱”为精神内核,引导青少年思考“我能为时代做什么”;将“锂电巨头”与“革命老区”并置,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体现新课标核心素养“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
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不仅学到了跨学科视角下研学实践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还对研学旅行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搭建了一个与专家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助于他们掌握行业一线动态和实践前沿,开拓视野和格局,为从事研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发出更多优秀的研学实践课程,推动研学旅行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