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陈孟增 林烜 林秋彤
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下,各高校二级学院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更扎实更深入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党的声音传递到青年学生群体中是共同面对的新挑战。学前教育学院历经八年的建设和实践,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青春学前"微平台,并借助该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到网络思政育人的各个方面,构建了高度、力度、深度、温度、广度"五度融合"的工作新方法,从思想引领、团队建设、内容创作、实践创新、服务平台等五个维度发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网络育人落实落细,努力开创"三全育人"新局面。

图1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五度融合"网络育人结构导图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思想引领提"高度"
在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思想引领,筑牢思想防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打造"青春学前"思想建设新平台,促进网络育人的正确价值观念,深化网络育人新成效。
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支部活动、线上专题教育等形式,强化政治引领,构建全媒体、宽领域、多板块的学习载体,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政治高度。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来凝魂聚力,以学促干,以高度的思想引领带动积极的行动自觉,不负历史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夯实学生党支部和群团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图2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相关推文
(二)团队建设增"力度"
在学院党总支领导下,平台建立起一支专业化、多层次、严规范的网络思政队伍。运行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为主"的原则,贯彻"一专多能"的团队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团队进行技能培训,制定"年度推文日历"和"每学期、每月、每周研讨"制度,为网络育人平台的运营提供支持与保障。采用"三校三审"制度,严把政治关,守好发布关,保证图文政治性和先进性。

图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官方网站新闻及公众号平台新闻发布流程图
(三)内容创作扩"深度"
1.增强栏目功能,实现服务引领
平台内容选题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围绕重大事件和时间节点增设专题专栏,如在二十大期间开设"庆祝二十大,福柚大学习"栏目;在毕业季开设"福'柚'推,岗 '职'等你来"栏目。通过常规栏目和专题专栏的设立,定期进行推送展示,逐步养成师生的阅读习惯,推动各项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增强平台的粘度和深度。

图4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相关栏目设置
2.树立师生榜样,打造福幼"网红"
平台积极把杰出的教师、优秀学生和"最美男幼"等榜样人物进行系列报道,倡导"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进师生心里,表达师生心声,讲好学前故事,引领师生奋进。

图5 学前教育学院师生"网红"代表
3.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教育内涵
平台立足传统文化,制作优质作品,培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注重创新和多方参与互动,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推出感恩主题推文,同时配以线下告白活动;结合中华传统节日相应习俗,例如在春节、中秋节等结合亦推出系列推文和活动。

图6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推文
4.创新栏目形式,实现多方互动
平台不断创新制作形式,充分把音频、视频、手绘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融合,并通过留白式、提问式、开放式等多种形式与师生互动,仅在2022-2023学年就累计发表音视推文24篇。同时,平台还通过自制文创礼物兑换活动,积极与校友、家长等进行交流互动,形成多方互动参与的全员育人局面。

图7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文创设计与产品
(四)实践创新升"温度"
学院注重实践品牌打造,结合专业特点,以创新创业教育和师范生创新技能活动为依托,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展示幼师精神和师范文化,形成特色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坚持"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双向推进学生交流实践,如线上开展"青春学前奏鸣曲""青春学前舞青春""我想要一只雪容融"等歌唱、舞蹈、绘画技能比赛;线下组织学生参与省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志愿者服务等,以赛促学,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果,增强了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提升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图8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线上实践活动

图9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线下实践活动
(五)服务平台显"广度"
建立学生工作微信服务平台长效机制,依托"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完善"青春学前"学生工作微信服务平台,打造微讯五大平台,展现学子靓丽青春,提供暖心贴心服务,创建宣传的新阵地。进一步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努力构建师生学习交流平台的网络平台;构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唱响好声音的宣传平台,传承师范文化,并主动推福幼精神;构建学生互动式平台,与同学们分享知识、分享快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构建学生服务平台,为学生们提供暖心生活、学习、就业服务;构建家-校-社会活动平台,让更多关注学前发展与建设的学生家长、社会媒体等通过此平台全方位了解。

图10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服务平台
三、主要成效与经验
(一)建设成效
1.广受师生好评,关注度持续增长
从2015年11月至2023年12月,"青春学前"微信平台公众号总用户数近1.3万人,发布推文超1500篇,总点击量超230万,平均日点击量超1000次,近期单篇推文最高阅读次数高达23641次,阅读人数为10358次,互动效果良好。2021年,学院开通了"青春学前"微信视频号,共发布视频38个,观看数突破30万,获赞数近6000次,单个视频最高转发量超1000次。

图11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数据(截止到2023年12月10日)
2.交流互动广泛,育人效果明显
自平台创办以来,师生、校友和家长在平台上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对学校和学院的育人成效满意度高,有效的家校互动形式进一步巩固了思政教育的成效。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学生创新能力突出,各类大赛屡创佳绩。近三年来,学生获得"1+X"职业证书656人;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年平均82.33%。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86项,其中,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艺节二等奖1项;省高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11人次、三等奖4人次;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中获金奖和银奖各1项;省 "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赛成绩名列前茅,获推荐进入全国赛;3项作品入选福建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现场展演。

图12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周报(2023年9月4日-10日)

图13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近年学生获奖情况
3.经验做法受肯定,受到多方点赞
"青春学前"微信平台经验做法《打造"微平台"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获福建省高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高校学生工作委员会评选三等奖;依托工作室塑造的卡通形象"小福·小柚",项目《"小福·小柚"玩教具(布艺)工作坊》入选2022年福建省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福祐星程"关爱特殊青少年实践队被评为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优秀实践团队。

图14 "青春学前"微信公众号相关荣誉
(二)建设经验
1.以学铸魂
平台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形成"学院党总支领导、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团队主导"的工作机制,利用新媒体积极创新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形式,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增强学院师生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凝心聚魄、启润心智、培根铸魂,不断提升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2.以生为本
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挖掘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点滴,倾听学生的真实诉求,切实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接地气的作品,吸引更多学生群体参与到育人工作中。
3.以联促聚
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坚持多方联合,协同育人,产生聚合效应。我们不仅注重与校内校外群体合作协同,还注重与其他媒体平台和相关行业的互联互通,畅通沟通渠道,实现资源的共联共建共享。
4.以管创优
科学管理网络平台,借助"网络社会"中更多的媒介与资源,不断增加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不断提供技术支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建立更大、更便捷的信息资源库,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我们将着力提升网络育人新成效,持续创优"五度融合"工作方法,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动网络育人体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平台,打造"青春学前"品牌项目,形成系列成果进行推广宣传,扩大网络育人的影响面,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