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院与实践基地的深度融合,提升我院教师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双师型素质,深化与新疆的协同教研,促进两地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2024年6月7日上午,学前教育学院林萍副院长带领早教教研室、游戏教研室、实践教研室、美术教研室、特教教研室等各专业骨干教师,以及来自新疆昌吉的曾银老师,走进海西宝贝早教中心现场观摩公开课活动,并与海西宝贝的彭如玲主任、王燕老师、冯秋华老师等开展深入的跨学科研讨。
老师们首先观摩了由第九期教师工作站教师王雨佳组织的“托班认知活动:《甜甜的西瓜》”。王雨佳老师从托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婴幼儿认知领域的教学特点,以“多感官持续探索”为主线,西瓜为载体,让婴幼儿充分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在活动中,王雨佳老师在王燕老师和冯秋华老师的协助下,通过自主探究和音乐律动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成功吸引了婴幼儿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探究中感受到快乐,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乐趣,从而促进了他们对事物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发展。
公开课结束后,林萍副院长组织闽疆两地、校企双方学前领域专业人员就本次活动,从不同地专业视角展开研讨。校内老师们充分肯定了本次公开课活动以婴幼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王雨佳老师的活动设计紧贴婴幼儿当下的生活经验,从微小出发,运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带领婴幼儿自由探索。来自新疆的曾银老师认为本次公开课十分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认知需求,老师对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充满包容性,将榨果汁的动手操作进行巧妙设计,与摇摇杯的方式结合让婴幼儿在音乐律动感受快乐与变化。
随后,各位老师就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工作站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海西宝贝早教中心的老师们高度肯定了王雨佳老师本学期的教师工作站工作,她用充满热爱的眼光与态度下沉一线,与早教中心的孩子们相处、游戏、生活,不仅是观察与研究,而是化身一位早教教师,在灵活的身份转换中体验真实的一线工作状态。早教中心认为教师工作站的项目对促进学前教育学院教师更好地把握早教行业的需求和婴幼儿的真实发展情况,融合理论与实践,为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萍副院长代表学院感谢海西宝贝早教中心对教师工作站项目的大力支持,她高度评价了王雨佳老师及所有参与教师在本次公开课中的辛勤付出,并特别感谢来自新疆的教师们,他们的参与为教研活动带来了新的视角和见解。此次观摩研讨活动有效促进了闽疆两地、校企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学院将派遣更多地教师参与工作站的项目,奔赴一线场域,强化双师素养,与特教中心、早教中心、幼托机构融合发展,和新疆、西藏等各地域教师展开联合教研,共同推动早教行业的发展。
图1 公开课活动现场
图2 专家教师同教研
图3 活动人员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