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院教研月系列活动——理论教研室青年教师翁静开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公开课

作者:学前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4-11-02浏览次数:34

为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严谨治学、桃李芬芳”重要 指示精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精神。在全校大力开展教研活动之际,2024年10月29日上午,学前教育学院游戏教研室青年教师翁静于仓山校区开展了题为《学前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的公开课。我校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学前教育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管琳老师,特教教研室洪晓敏老师,和游戏教研室林茉梓老师一道,前往观摩与研讨。

此次公开课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关爱弱势群体、尊重差异意识,强化同理心、耐心和责任感为目标,通过“视频导入-任务导航-传授新知-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学前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挑战,坚守职业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况,着重分析学习重点,通过视频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有效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与感受。课后,教师还布置了反思性实践工作坊任务,引导学生在下园实践时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访谈幼儿园一线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等,了解当前学前聋听融合教育的现状,融通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

随后,管琳老师组织了本次公开课的课后研讨与交流。首先翁静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总结,分析了教学活动中的亮点与不足。紧接着,听课老师们依次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与探讨。管琳老师在讨论中充分肯定了翁静老师在本次教学中进行的项目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项目化学习任务为串联形式,以反思实践为巩固提升。洪晓敏老师则从特殊教育专业的角度出发,为提升教学活动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林茉梓老师则针对课前准备和课程思政融入,与其他老师分享了她的经验和见解。在跨教研室的研讨中,老师们深度碰撞了项目式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思维。这不仅让青年教师得到了成长和启发,增强了对项目式教学改革实施的信心,更深刻地理解了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的重要性。也让每位教师从中汲取了新的灵感与思考,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一方面通过任务导航、案例分析、反思提升等环节的项目学习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依托反思性实践工作坊进一步联通学生的课内外校内外实习实训,涵养学生师德情怀,提升实践能力。


翁静老师公开课现场


理论、特教、游戏跨教研室团队观摩指导

课后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