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习近平总书记“严谨治学、桃李芬芳”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学前教育学院开展了"乐教笃行 智课新范"教研月主题活动。特教教研室杜晨阳老师于2025年4月11日在A405开展《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康复》公开课观摩活动。学院领导和特教、理论、游戏等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参与观摩指导。
本次公开课紧密围绕“岗课赛证”融通育人理念,将特殊教育教师的核心岗位能力要求融入课堂教学。杜晨阳老师首先通过回顾与视频分析《买水果》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识别并理解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常用教学方法,为后续实践操作打基础。课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老师示范利用Deepseek、秘塔AI等工具,通过设计的提示词动态生成了包含基本信息、能力现状等要素的虚拟智力障碍儿童个案。这一环节不仅模拟出未来工作岗位中会面对的多样服务对象,也为学生提供了具体情境进行分析与设计。学生根据个案情况自主设计早期干预方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个案分析、设计与教学方法选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利用新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参与相关技能竞赛打下基础。
随后,课后交流环节,听课教师们对杜晨阳老师将AI技术与特殊教育专业教学融合的尝试给予了肯定。林祥昊书记在肯定课程创新性的同时,提出新技术、新方法要与学生的实习实践更好地联动,关注学生“做中学”。吴丽芳院长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出发,强调教学改革应紧密围绕“岗课赛证”融通的目标,思考如何将AI技术的学习应用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利用AI工具的互动性、个性化特点,设计更多参与式、探究式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未来竞争力。
此次公开课是学前教育学院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拥抱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积极实践。通过将AI等新技术融入“岗课赛证”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为学生搭建了更贴近真实工作场景的学习平台,也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特殊教育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推动了特殊教育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图1:公开课现场照
图2:课后研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