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院教研月系列活动】 ——美术教研室副教授杨幼梅开展《泥塑基础》公开课观摩活动

作者:学前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10

2025 年422日上午学前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副教授杨幼梅带来的《幼儿园手工与环境创设》之《泥塑基础》公开课教学楼 B406 教室精彩开讲。美术教研室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深度践行学前教育学院以乐教笃行 智课新范主题的教学实践,课后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课程思政等核心议题展开的研讨,更让此次活动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生动缩影。

课堂上,杨幼梅副教授以多元融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了沉浸式学习体验。运用讲授法与演示法配合,在讲解泥塑艺术文化内涵时,借助多媒体课件与 AI 修复的古代泥塑影像,让学生穿越时空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实践环节中,指导法与实践练习法并行。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思政案例的巧妙植入,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的双向提升。

AI 技术的深度应用成为课堂一大创新亮点。杨副教授现场演示通过 AI 图像生成软件输入 幼儿喜欢的动物主题泥塑关键词,瞬间生成奇幻造型,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在小组创作中,学生们熟练运用智能设计软件优化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主题玩教具的色彩与造型,原本需要反复尝试的设计环节,在 AI 辅助下变得高效且充满创意。人物神态与场景布局更贴合幼儿审美,真正实现技术赋能教育创新。

以任务驱动强化岗位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成效显著。各小组围绕设计兼具教育性与艺术性的泥塑玩教具任务,明确分工、协同创作。从 AI 辅助创意构思到手工精细制作,再到模拟幼儿园教学应用场景,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了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这种紧扣幼儿教师岗位需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角色,为未来教学实践筑牢基础。

此次公开课在教学模式、资源整合与评价方式上均实现突破性创新。传统手工 + AI 技术 + 课程思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手工课程的传统框架;整合线上 AI 设计教程、课程思政资源库与线下教学案例库,构建起立体化学习生态;而小组展示、学生互评、投票评优的多元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成果的 品鉴官,有效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课后研讨环节,教师们对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教研室方琳宇主任总结:杨老师的课堂充分展现了乐教笃行的教育情怀,无论是 AI 技术的创新应用,还是课程思政的无痕融入,都为模块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观摩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公开课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让智课新范在学前教育专业落地生根。

此次公开课的成功举办,不仅是福建幼高专教学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更为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乐教笃行 智课新范理念,推动教学创新,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的新时代幼儿教师。

杨幼梅公开课现场

杨幼梅公开课研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