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上午,由学前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精心策划的《剪韵承非遗,青衿创匠心》主题剪纸美术作品展,于学校B楼门厅盛大启幕。本次展览不仅是2024年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非遗融入,双师融通”剪纸教学传承的实践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与实践结晶,更是学院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校园、融入美育的一次创新实践与生动展示。
本次展览紧扣课题核心,深度探索“非遗融入”与“双师融通”的创新教学模式。在专业教师与非遗传承人“双师”的共同引领下,学生们得以系统掌握传统剪纸的深厚底蕴与精湛技艺。展厅内,一幅幅构思精巧、技艺纯熟的作品跃然纸上:既有对八闽大地经典纹样、传统故事的深情复刻与创新演绎,也有青年学子立足时代视角,将现代审美与个人感悟融入传统技法的匠心之作。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或稚拙淳朴,或细腻灵动,方寸之间尽显刻刀游走、彩纸翻飞的无限意趣,生动诠释了非遗在新时代校园土壤中焕发的蓬勃生机。
“展览不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更是我们践行文化自信的课堂延伸。”课题负责人方琳宇副教授表示。通过剪纸这一载体,学校成功将非遗的种子播撒进青年学子的心田,引导他们在传承中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在创造中坚定文化认同。现场观展的师生络绎不绝,不时驻足品评,沉浸在剪纸艺术构筑的视觉诗篇中。一位参与创作的学生感慨道:“每一刀刻下去,都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我们不只是学习技艺,更是在守护一份属于民族的文化记忆。”
本次展览如同一扇窗口,既展示了学前教育学院在非遗传承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也彰显了学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责任担当。未来,学前教育学院将继续深耕“非遗融入”教学模式,深化“双师”协作机制,让更多承载着文化基因的非遗项目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为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