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平台育新师 托幼一体谱新篇” ——吴丽芳院长为福建省中职幼儿保育骨干教师做专题讲座

作者: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23

为深入贯彻国家婴幼儿照护服务及托幼一体化政策要求,助力福建省中职幼儿保育类骨干教师破解托育师资培养难题,2025 年 9 月 5 日上午,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吴丽芳教授,开展了《聚合产学研训创平台群,师道匠心共育托幼一体卓越教师》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内容是吴丽芳教授领衔的省级 “托幼一体开放型闽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阶段性的教科研成果,聚焦“产学研训创”平台群构建与托幼一体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来自全省的中职幼儿保育骨干教师参与学习,共同探索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师资培养的创新路径。

讲座中,吴丽芳教授首先从“托幼一体化学前师资适性重塑的应然选择”展开阐述。她指出,当前国家密集出台托育服务政策,均明确推动托幼一体发展,即“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政策导向。从社会需求看,我国托育服务以民办机构为主,公办普惠资源薄弱,从业人员存在“缺系统儿保知识、缺托育实践能力、缺职业发展动能”的“三缺”现象,且面临“学历偏低、能力薄弱、留存困难”的“三重”困境,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而随着生育率变化,学前教育资源需重新配置,幼儿园教师向托育教师转型成为必然,中高职院校需打破专业壁垒,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

随后,吴丽芳教授结合学前教育学院教学改革实践经验,重点分享了“聚产学研训创平台群育托幼一体卓越教师”的实践路径。她强调,托幼一体化并非简单叠加,而是系统整合的有机统一,需树立 0-6 岁婴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儿童观、“教养融合、医育结合”的保教观,以及协同育人的系统观。在培养模式上,学前教育学院通过“固本强基”培养胜任 2-6 岁保教工作的师资,并持续向下延伸,聚焦 0-6 岁全周期人才培养;依托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集群,实现多维融通。课程建设方面,联动托育机构、妇幼保健院等跨界研发课程,共建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岗课赛证为导向重构体系。在实践方面,学院通过多所校外基地开展跨专业轮训,教师工作站推动高校教师沉浸式跟岗,形成“带课程-带课题-带培训”下基地的服务闭环。

讲座后,参训教师围绕“中职院校托幼专业建设方向”、“托幼师资核心能力培养重点”等问题与吴丽芳教授深入交流。参训教师们表示,此次讲座系统阐述了托幼一体化的本质与实践路径,尤其是院校与行业协同育人的经验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为各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指引。

作为拥有百年学前教育积淀的院校,我校始终以“闽幼正源”为传统,深耕学前教育领域,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构建了覆盖职前培养、在职研训的完整体系。未来,学校将持续锚定托幼一体化发展方向,深化“产学研训创”平台群建设,坚持中职、高职、本科教育衔接贯通的培养路径,以师道匠心凝聚多方合力,不断创新师资培育模式,为福建省托育服务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的卓越教师,在推动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持续贡献“闽幼力量”。

吴丽芳院长做讲座

参训教师认真学习

参训教师与吴丽芳院长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