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有我,同心抗“疫” ——信息科学学院抗疫纪实

作者:信息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2-04-01浏览次数:3

春蕾绽放之际,一场校园疫情防控战悄然拉开序幕。面对福建省新一轮疫情,我院坚决克服懈怠、放松、麻痹心理,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统筹部署,多方联动,按照"快、准、严、实、细"原则,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积极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闻"疫"而动,周密部署。3月15日,我院按照全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紧急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迅速成立信息科学学院疫情防控工作专班,部署安排疫情防控工作。3月22日中午,我院召开疫情防控阶段性工作视频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图1 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专题会议

图2 疫情防控阶段性工作视频会议

党总支书记余深焰,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陈宁华,党总支宣传委员、副院长刘建炜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十点要求", 带领全院师生党员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图3 院领导深入一线指挥

"疫"一线,党旗飘扬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我院积极开展"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向学院教师发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战疫信心;坚守教育初心,落实育人责任;传授理论知识,践行责任担当;善用信息技术,坚守居家课堂;强化关心关爱,做到安心学习;加强督导检查,保障教学质量"的倡议。

图4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教师坚守在电脑前,诠释着教育的坚持;坚守在微信阵地,架起战"疫"连心桥,社区服务你我他。我院陈怀宇老师利用微信群为邻居提供服务,让邻居交流零距离。作为一名特殊的志愿者,陈怀宇老师虽然没有身披红色马甲,但是他以他的实际行为参与小区防疫抗疫工作,为维护小区居民情绪稳定,为居民科普疫情,尽了自己的一份力。"我是人民教师,更是一名党员,这就是我应该做的事。"这就是一名党员教师的坚守。

图5 党员教师课堂上的坚守

图6 党员教师服务社区

空中课堂,云端坚守。我院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多次召开线上教学会议深入研究教学工作,部署各项线上教学工作,落实学生开课方式、统计核查、网络教学工作的平台对接、质量监控等工作,并明确"因课制宜、因生制宜"的原则,多措并举,规范线上教学,明确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职责,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学院教学督导组,通过进在线课堂听课、下宿舍走访、课后评价反馈等方式,线上线下落实教学二级督导工作,及时发现不足,持续改进,保障网课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等质同效。

图7 院领导深入宿舍一线巡查教学工作

图8 线上教学在线巡课

 

图9 线上教研会

自线上教学开展以来,我院全体教师以"匠心"服务学生的教育初心,团结一心,群策群力,以高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以严要求监管教学过程,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式,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严谨的作风投入到教学中;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调研每位学生的需求和上课条件,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合宜的授课方式,量身定制课程难度及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师生通过在线平台实时交流,多屏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图10 教师坚守在空中课堂1

图11 教师坚守在空中课堂2

图12 学生探索于空中课堂

"疫"线,辅导员全程守护。我院辅导员团队是一个仅2人的工作团队,其中一人还兼学生管理负责人。这样一支特殊的团队舍小家,顾大家,学校有召,即刻响应,开启"5加2"、"白加黑"模式,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员住校,全程守护。线上摸排,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视疫情;每天走访宿舍,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生活、学校动态;根据学生需求第一时间送达药品等物资.......他们风雨兼程,不辞辛劳,在学生需要的每一个地方24小时随时待命,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守护学生。

图13 辅导员教师用爱守护学生

同心抗"疫",联防联控。我院严格落实师生体温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防控措施,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上传健康码、行程码,建立完善的学院师生健康台账,严格落实"一人一档";实做好师生健康状况核查、旅居史摸排、疫苗接种情况及核酸检测情况跟进等工作,同时将共同居住人员纳入旅居史、行动轨迹排查及健康监测范围,落实"四方责任",织密疫情防控网。

图14  全院众志成城,线上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信息科学学院团结全院上下,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