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由泉州师范学院主办、布里斯本中文学校承办的“中华文化大乐园・澳大利亚布里斯本营”在期待中启幕。此次活动获中国驻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总领馆、澳大利亚布里斯本中文学校、澳大利亚昆士兰福建同乡会等多方鼎力支持。
在这场跨越山海的中华文化盛宴中,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舞蹈教师陈静,以代表团副班长的身份勇挑重担,带着“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扛起了节目策划、舞台主持与文化授课的多重责任。十数日里,她用肢体作语言,以舞台为画布,让中华文化的韵律在南半球生根发芽,将中华舞蹈的种子播撒在300余名华裔青少年的心田,展现了党员教师应有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
肩负重任,舞台绽放双重华彩
作为开营仪式主持,陈静老师以从容优雅的台风,为活动拉开精彩序幕,更以一支韵味十足的胶州秧歌《沂蒙山小调》惊艳亮相。音乐响起时,她手持红扇红帕登场,胶州秧歌特有的“扭、拧、韧”在她的肢体中流转。扇尖轻颤如沂蒙晨露,帕角翻飞似山间流云,腰部的柔转带着齐鲁大地的质朴与灵动。当最后一个“提拧”动作定格,台下响起的不仅是掌声,更有孩子们小声的模仿——这正是她想要的:让文化不只是观赏,更是跃动的渴望。这场精心设计的表演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异国土壤里播下了好奇的嫩芽。
倾情授艺,匠心编织《锦绣中华》
在开营仪式与闭营仪式之间密集的教学期间,陈静老师为300余名年龄跨度从几岁到十几岁不等的华裔青少年教授中国民族舞蹈。面对学员年龄、基础差异大的困难,她凭借深厚的舞蹈功底、精准的教学节奏和卓越的文化融合能力,巧妙设计课程——以“锦绣中华”为主线,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元风采融入舞蹈教学。她精心选择了东北秧歌、藏族舞、维吾尔族舞、胶州秧歌等极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课堂上,她以专业的舞姿亲身示范,将各民族舞蹈的精髓分解传授。孩子们在她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学习运用手绢花、扇子、手鼓、水袖等不同道具,体验着从东北的热情奔放到藏族的虔诚舒展,从维吾尔族的欢快灵动到胶州的细腻婉约。陈静老师不仅传授舞步技巧,更注重引导孩子们理解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深植于心。
舞台共融,闭营绽放团结之花
在闭营仪式这一成果展示的重要时刻,陈静老师以主持、策划、表演的多重身份成为这场文化盛会的核心力量,既以从容致辞开篇点明“中华文化跨越山海绽放新彩”的主旨,流畅串联致辞等各个环节,将嘉宾的祝福与营员学习成果紧密相连,又深度参与节目策划,整场汇演内容丰富,涵盖器乐、舞蹈、武术、戏曲等多元形式的表演内容。其中由她指导并带领营员演绎的舞蹈《锦绣中华》成为全场焦点,从胶州秧歌的扇影到东北手绢的灵动,从天山手鼓的欢腾到雪域水袖的悠扬,五十六个民族的韵律在舞台交织,以肢体语言共同书写“流动的中华史诗”,生动诠释“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内涵。尾声时,陈静老师以“愿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布里斯本生根发芽”寄语收尾。
“教育者的舞步,从来不止于舞台。”陈静在总结中写道。从台前到幕后,从指导到同台,她深度参与了从前期策划到现场执行的各个环节,尤其对开、闭营仪式的整体流程与节目编排倾注了大量心血。其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细节的严格把控,确保了活动各环节的流畅与精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教师立足专业、服务大局、甘于奉献的先锋形象。这场盛会中,她以多重角色架起文化桥梁,将党支部宣传委员的职责延伸到国际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让中华文化在布里斯本焕发别样光彩,为中澳文化交流留下深刻印记。
支部宣传委员陈静以主持、策划、教师、演员等多重角色
深度参与活动各环节
参加中国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总领馆座谈
陈静老师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澳大利亚布里斯本中文学校的高度肯定和赞誉。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她也是学校长期坚持立德树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缩影。陈静老师在布里斯本营中克服教学挑战、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华裔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成功实现文化传递的经历,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她的跨文化实践,生动践行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艺心向党、一融双优的核心理念,彰显党员教师以艺创新淬炼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担当,让华裔少年在美的共鸣里厚植家国情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更多优秀师生走出国门,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搭建中澳友好桥梁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