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200门课程,有效期5年。 艺术系《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通过终审认定,顺利入选,课程负责人为福建省学校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福阳教授。同时,我校郑健成校长负责的《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课程也顺利入选。
为确保课程建设质量,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艺术系《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精品共享课团队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行课程建设。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艺术系的全力支持下,近四年来,项目组围绕"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完成了"课程开发、课程录制、上线完善、跟踪服务、有效互动"五大过程性环节,取得了"创新课程建设、磨砺卓越团队、资源教材出版、打造优质平台、实现开放共享"五大成果。
2014年3月,以本精品资源共享课为素材的教改项目《小学艺术专业教师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与创新实践》项目获评为学校第二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同年4月,被评为"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12月,课程配套教材《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王萍萍、王福阳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以二维码链接资源的方式,丰富的资源有音频、视频、图像、文章等,真正做到纸质平面教材网络化、空间化、数字化的创新应用。2016年,课程在"爱课程"网免费向社会开放,提供了广阔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

进入课程的学习页面

课程组赴北京向杨立梅教授、周杰老师请教课程建设事宜

小学艺术精品共享课团队暑期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