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理念 新举措 新发展——我校召开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

发布时间:[2018-09-02]来源: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阅读量:[1]

9月1日上午,我校在仓山校区礼堂召开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职工大会。校党委书记鲍仕梅,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晓生出席会议,会议由郑晓生副校长主持。

 

 

会上,陈峰校长做《新时代、新理念、新举措、新发展》主题报告。她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牢牢把握"两个坚决维护",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围绕《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助推学校事业再发展。她强调,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机遇期、攻坚期,面对新的挑战,全体教职工应秉持"学习即研究""教学即研究""管理即研究"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服务和协同攻坚意识,全面推进学校内涵质量提升。

她还强调,在新学年里,学校将立足新时代,面对新形势,谋篇布局,创新举措,促进跨越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抓好政治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力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推进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与考核评价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教师与管理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育力度,推进"多元评价"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大教师科研工作支持力度,促进优秀教科研成果的产出;四是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科学谋划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五是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打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多元平台;六是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质量。协同推进学校多层次的社会培训工作,开拓社会培训新局。完善线上、线下培训工作,凝练品牌特色。探索社会培训成果反哺学校人才培养的渠道和模式,加强职前职后联动培养;七是进一步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积极探索海外(闽台)交流与学校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拓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打造对外交流合作新品牌;八是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启动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九是扎实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各项战略任务。稳步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推进"福建省儿童教育与教师发展中心"等项目落地实施。加快福建省美育VR/AR美育教学资源应用服务、加盟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进程,推动产教融合集群化,持续增强学校的专业辐射能力和造血功能。希望大家秉持教育初心,坚持立德树人,遵循发展规律,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校党委书记鲍仕梅指出,在新学年里,学校党委和各级基层党组织要继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以此作为学校办学的行动指南,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正风肃纪,加强课堂、网络阵地等领域的意识形态管理,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良好环境。推进二级管理,推动管理责任重心下移,完善安稳工作风险点监督防范管理机制。他进一步强调,全体干部是促进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石,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敬业奉献、主动思考、积极作为,带领教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跨越发展!

大会还邀请了上一学年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奖以及在教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11名优秀教师代表为全体教职工做成果交流和经验分享。

 

附属第一幼儿园隋玉玲园长做《根植幼儿生活、观照一生发展的"关爱课程"建构与实践》教学成果展示。该成果秉承"以爱育爱"的园本文化,以"关爱生命、根植生活、共同成长"为课程理念,以"培养爱自己、爱他人、追求生活真与美的快乐儿童"为总目标,成功构建了根植幼儿生活、观照一生发展的"关爱课程"体系,并建设了"关爱课程"资源库,2018年荣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图书馆馆长胥文玲教授做《知识、技能与情怀:以传统文化载体构建师范生人文素养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展示。该成果围绕"知识、技能、情怀"三要素,力求"博学、笃行、悟道"三管齐下,构建"课程教学、研究阐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创新育人模式,让师生体验经典、亲近经典、内化经典、传承经典,荣获福建省2018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艺术系主任王萍萍教授做《美育师资协同交互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教学成果展示。该成果通过构建协同交互通道,盘活多维培训平台,实现职前职后贯通、城乡教师融通、线上线下联通,取得培训模式改革的突破性进展,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一等奖。

 

    学前教育系主任吴丽芳教授做"玩教具(布艺)工作坊"成果展示。该工作坊围绕"传承与创新"之主题,以"艺术与校园""布艺与幼教"为载体,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一等奖。

艺术系颜铭锋副教授做"艺术星工作坊"成果展示。该工作坊以"协作成长、共同参与、以学致用"为核心理念,通过"众创"作品的形式,激发每个学生能动地了解自身所长,培养自信、沟通以及相互协作能力,并通过手作实践帮助学生完成从创意到物化的转变,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三等奖。

 

 

学前教育系陈秉龙副教授做指导学生作品《缤纷王国》成果展示。学前教育系美术教研室立足学前,综合培养,坚持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形成了富有专业特色的品牌,该作品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艺术作品一等奖。

 学前教育系陈莹老师指导学生马桂蝶、杨远婷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学前教育系长期坚持全科培养,始终将"面向全体、全面提升"的理念贯彻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为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系林萍副教授做原创舞蹈《雏师》成果展示。该舞蹈秉承"以爱育爱、与幼儿一起成长"的教育理念,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通过教师传授、学生参与,将中华传统文化导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了解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美德,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舞蹈表演(甲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

艺术系林浦凤副教授指导学生兰文君获201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弹拨乐器演奏"(高职组)二等奖,指导郑榕津获中职组三等奖。备赛期间,她不分昼夜、心无旁骛,用近乎"魔鬼式"的训练来强化学生在演奏、模唱、综合音乐知识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使我校学生在与音乐学院附中和艺术职业院校生源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

 

学校远程中心主任、学前教育系副主任陈志强副教授做开展学前教育师资远程培训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成果展示。近五年来,远程中心构建了高标准的服务平台、系统化的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资源和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先后开展了面向我省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农村以及西部对口扶贫地区、我省民办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智力扶贫工程,培训服务区域超过70个区县,辐射幼儿园超过2000所,培训人次超过14万人次,对我省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学前教育师资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海外教育交流中心鹿海云主任做"华文启蒙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成果展示。在该中心的努力推动下,学校先后设立海外实验幼儿园1所,海外幼儿教师培训中心1个,海外华文启蒙教育研究基地4个,其中被国家侨办认定为"华文教育示范学校"2个;与海外35个社团、教育机构建立教育交流合作关系,外派专家和专业教师63人次,外派志愿者教师 568人次,培养华文启蒙教师1000多人次;主编的《商报》专栏 《华文启蒙教育报》在菲律宾长期发行;开辟与新西兰高等教育学院合作办学项目和闽台合作学前英语教育项目;成功承办国侨办、省侨办2018年加拿大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

    新学年、新起点、新征程,本次大会进一步统一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发展目标。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系部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精神,平稳、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