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万花筒,
折射出孩子们心中的七彩殿堂;
故事像一支活的画笔,
描绘出孩子们眼中的奇妙认知。
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学习兴趣"发展目标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喜欢阅读,乐于和他人一起看书讲故事,遇到问题经常通过图书寻找答案"。
2022年3月,为扎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我园大班年段举办了"我的故事我来说"——故事大王讲述活动,为孩子提供多元的讲述机会与平台,增强孩子"倾听与表达"、"理解与表现"等能力。
01鼓励孩子自主选择想要讲述的故事书。
02记忆和理解故事
怎样才能把故事记住呢?
1)有的孩子采用了读书笔记的方法,用简单的绘图和文字,概括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2)有的孩子们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故事。
Tip:对生活情境中的文字符号感兴趣,愿意用图画、符号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是"学习兴趣"发展目标的另一个具体表现。
03创造排练机会
通过"餐前故事会""同伴共读故事""给弟弟妹妹讲故事"等活动,孩子逐渐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生涩到生动、从害羞到更加自信!
04家长的身教示范
家长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我们鼓励爸爸妈妈在家给孩子讲故事,还邀请了特别会讲故事的爸爸妈妈录制了视频、录音,利用睡前、点心等时间点,引导孩子们仔细倾听、感受故事讲述的起伏跌宕和抑扬顿挫。
05反思和总结
当孩子们在讲述过程出现问题时,教师结合班级课程、悦读屋等资源,和孩子们一起反思、梳理讲故事的经验,并形成经验互动墙。
06组队和协作
孩子们自由结伴分成多个小组,自主推选小组长,共同商讨队名、确定出场顺序、设计队标、名牌和宣传海报。
教学建议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活动需要,提供和更换图画书,并给予幼儿充足的阅读时间。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保护他们对符号、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
经常和幼儿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鼓励幼儿根据情节、图书画面对故事结果进行预测或续编、创编故事。
通过绘画、手工、搭建、表演等方式再现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促进幼儿语言、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
——教育部发布《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