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走进"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带来《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讲座由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国大学生在线和央视频(客户端)等直播平台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同步观看。我校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收听收看,广大学生自主收看。
在本次科学防疫大课中,钟南山院士总结了两年多来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如何在大学校园内加强个人防护等。讲座内容既蕴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又与当前疫情防控的责任担当紧密结合,引发观看师生的强烈共鸣。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雨露:今天下午,钟南山院士为全国广大师生上了一堂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整场讲座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疫情防控政策背后的科学依据。有利于筑牢高校师生疫情防控思想防线,科学有效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抗疫两年多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采取了"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防控措施,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随着对奥密克致病性的进化的认识,我们总结过去的经验、因时因势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政策。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持续注意个人防护,做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像钟南山说的:"我相信,在明年初,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开放、阳光、乐观、有生机的社会!"让我们认真做好防护,积极调试心理状态,期待明年春天再次相聚在美丽的校园!
陈奕霖:12月15日下午,"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防疫大课在云端开讲,钟南山院士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普通人对于新冠病毒的变异、传播、致病率等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认识。随着对病毒的了解不断深入,我们要克服心理恐慌,拥有健康阳光心态。
作为一名青年思政教师,我也将继续在课堂中加强疫情防控教育,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提高防范意识,倡议每个同学都争做自己的"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我们要善于将社会大课堂与教学小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回应学生关切,讲清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团结一致,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陈清清:今天,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线上进行了主题为《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科普讲座,系统分析了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了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在大学教学环境中如何让学生加强个人防护,及时解答了我们的困惑和疑虑,加强了我们对奥密克戎的了解。其中钟南山院士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进入"最后一程",身为高校教师,要做好表率,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科学防控。同时,也要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好个人防护,珍惜抗疫一线人员的劳动成果,学习他们的崇高精神,明确自身在狙击防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责任,共同打好防疫最后一战。
学前教育学院
鄢伟一:新冠病毒变异后,传播力增强,潜伏期缩短,毒性减弱,但依旧需要科学防范,并避免味觉散失、咳嗽、发热等新冠"后遗症",要戴口罩,勤洗手,适合接种的要接种新冠疫苗。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概率会下降。
高瑜玲 :我们应该科学理性认识奥密克戎病毒。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做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关心支持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在参与校园和社会防疫工作中彰显青年担当。
林蓉蓉:三年,是再出发的新起点。回归正常生活、早日战胜疫情,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心愿。可以说,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挺过来了。回首我们近3年迈出的每一步,无论多难,都是在向这一天走近或者为这一天做准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现在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
戴绍芳: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动态及应对,我们应该本着不恐慌也不轻怠的态度。下午的讲座让我们对国抗疫取得的成就更加有信心。我们也更加清楚的了解应科学理性的对待病毒的变化,在疫情变化的环境中,我们应更好的做好个人防护,当好健康第一责任人。
王月茹: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要加强自我防护,坚持扫场所码、测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积极配合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魏梦姗:暂停键已经成为了历史,生活重新运转。今天收看了钟南山院士主讲的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让我知道了,身为党员,我们应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科学理性认识奥密克戎病毒,做个人健康的第一人,做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关心支持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在参与校园和社会防疫工作中彰显青年担当。
陈培凤: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恐慌也不能轻视,应该相信党,相信政府。面对疫情,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及疫情的认知保护自己也保障他人。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我们一定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取得胜利。
林 烜: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发表《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演讲,重点讲解如何科学理性认识奥密克戎病毒,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做个人健康的第一人,做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关心支持他人,承担社会责任。奥密克戎感染并不可怕,预防感染仍然重要。
赖联泓:三年疫情抗战,从狙击战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到omicron 的防范,现在国家根据防控形势和疫情新特点及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意义重大,目前仍要做好预防感染,加强疫苗接种和个人防护,相信国家一定能够有效应对。
余惠婷:抗击疫情不仅是中国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打赢这场"战疫",人人有责。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构筑起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谢慧超: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国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
艺术教育学院
杨雨菲:钟南山院士总结两年多来抗疫取得的成就,系统分析全国范围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介绍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如何在大学校园内加强个人防护。并从疫苗的接种、阐释了当前疫情防控动态及应对。讲座实验数据的支撑非常详实,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当前大家最关心的。经过这次学习,我对如果应对当前疫情,以及今后如何面对学生群体,做好疫情防控的引导教育,心中更有底气和方向。
傅缘阳:近期因新十条规定的出台,教育厅也作出了相关教学调整要求。但不少市民和学生都有一些疑虑甚至是恐慌。通过钟南山院士对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及应对的讲解,能够更加科学的认识当前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影响力等,也了解到应对检测出阳性结果后的应对措施。目前奥密克戎毒株的致死率较新冠初起以及降低很多,高校作为青年人较为聚集的场所,以对待传染性感冒病毒的态度应对即可,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引发重症,不用过度紧张。
陈锋华:2022年12月15日下午15时,我非常有幸的听了钟南山院士给全国高校学生上一堂科学防疫大课《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经过钟南山院士的讲解,我对新冠肺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接下来,我将按照钟南山院士的建议,继续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做好学生疫情防疫教育,促进学生提升个人体质,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建议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少出门,少聚集,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及家人安全。而我自己也将积极的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起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
谢丽琴:听了钟南山院士的直播讲座,受益匪浅。过去的三年是我们与病毒抗争的三年,也是被国家好好保护的三年,如今终于迎来了转折点,我们正在向过渡期迈进,这个时候声音比较多,我们作为辅导员要引导学生紧跟着国家发出的信号做好过渡,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个时期口罩和疫苗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武器。在平时要加强对病毒更加全面的认知,加强学生心理抵抗力建设,引导学生不要害怕Omicron,跟着国家的大方向稳步前进,用平稳的心态迎接每一天。
蔡珊珊:在讲堂上,钟南山通过众多数据表示: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绝大多数可在7—10天完全恢复,他还表示,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疫情三年,国家保护了人民三年。作为奋斗在一线的辅导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站位,同时也要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动态进行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同时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发自内心去关心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与学生"疫"路同行,静待花开。
人文科学学院
王艳如: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通过线上加线下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如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正确地佩戴口罩、科学地解答周围人提出的各种疫情问题。同时,面对新形势下的疫情,我们还应该教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辩证地看待网络上不同的声音,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不随便发表言论,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
胡俊俊:通过此次学习,作为辅导员的我了解到更多的疫情动态和防疫措施。现在防控措施已经全面放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在学生工作中,我会跟学生明确"保护自己"也是积极抗疫,要主动把"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等防疫要求记在心中、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有效地阻断疫情的传播链,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曾孟玲:通过师生同上一堂抗疫大讲堂,我们了解到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斗争还没有结束,我们还将面临更多挑战。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教育学生从容应对疫情发展新变化,科学理性认识奥密克戎病毒。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发挥好"第二课堂"作用,让学生在参与校园和社会防疫工作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彰显青年的力量。
外语教育学院
郑林颖:我们要对未来满怀信心。如今身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疫情让我们懂得如何去珍惜,让我们学会感激。我坚信,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终将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吴祥峰:听了钟南山院士的讲座,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新冠病毒的特性,对目前防控政策措施做了解读,解答了群众普遍存在的恐慌和疑惑以及接下来我们要怎么更好的做个人防护。接下来工作重点宣传讲座中钟院士关于个人防护的8条建议,最低限度避免学生受到病毒感染。
阮心怡:转眼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三年了,这场战役我们坚守了三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天的讲堂中钟南山院士指出,现在的奥密克戎约等于普通季节性流感,不应为感染而感到害怕,这也给了大家一个疫情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为辅导员,要把好学生疫情防控的第一关。首先,防护还是第一位,加强防护、戴好口罩、减少聚集依旧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不要因为感染而过度紧张,要重新认识奥密克戎。
信息科学学院
林承杰:非常感谢钟南山院士的讲解,这次讲解让我了解到了病毒的感染症状、感染能力。在当前我们无需过度恐慌,备用药物,注意消杀,保持正常心态工作生活即可。在疫情在全国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做个人健康的第一人,做健康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承担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为校园和社会防疫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陆祖辉:疫情防控就是"国之大者",必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省委"五个坚持、五个强化"部署要求,在政治上提高工作摆位、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觉、在行动上坚定抓好落实,做到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强化属地"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的管控责任,继续严格中高风险地区入晋及关联人员排查管控,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把防控网络织得更密、扎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