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 “福幼一园”)迎来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2025年福建省幼儿园科学素养教育专题培训”实践观摩开放活动。
本次开放活动通过“沉浸式观摩—专题引领—案例拆解—实践工作坊”立体化研修模式,构建“理论认知—实践感知—工具应用—反思升华”的专业成长闭环,为参训教师提供科学素养培育的实践范式与操作工具,助力教师精准把握科学素养培养的核心要义与实施策略。
沉浸观摩:解锁科学素养实践样态
科学素养的培育并非局限于专门的科学活动,而是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 “探究式学习”——这是福幼一园通过现场观摩传递的核心理念。9 月 25 日上午,参训教师分组进入中大班,以《幼儿科学素养观察表》为工具,深度解构“科学探究如何自然发生”。
各班围绕幼儿“生活疑问”“自然好奇”“社会关注”等生成多元项目活动,从“探秘蚂蚁”中制作透气蚁窝的试错,到“有趣的光影”里探索彩虹影子的创造,再到“神秘的火箭”中解决漏水问题的协作,每个活动以幼儿真实兴趣、问题为起点,让“喜欢探究”“乐于分享”“观察与发现”等素养要素在探究过程中自然显现。
参训教师以观察者与分析者身份,通过“定点追踪记录行为链、对照工具链接现场、访谈互动了解背景信息”的方式,并通过记录幼儿探究想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与幼儿、教师访谈交流,直观感受到:科学素养培育无需“刻意设计”,但要重视捕捉幼儿真实问题、提供探究支持,素养便会在过程中生长,为后续理论研修奠定实践认知基础。

深度研修:助推科学素养实践转化
现场观摩是支持教师“看见素养”,深度研修则是帮助教师“理解素养”。福幼一园通过“专题引领—案例拆解—实践工作坊”的层层递进,破解理念如何转化为实践的难题。
1.专题引领——传递系统化科学教育逻辑
刘冰灵园长以《科学点亮童年 创新赋能未来》为题,系统分享福幼一园“环境赋能—探究实践—协同育人”的科学素养培育体系。其核心价值是“让科学教育回归幼儿本真”:通过雨水花园、乐探室等场域搭建“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究问题场景,以“问题引导、材料支持、记录梳理”支架推动真实探究,联动园家社拓展育人场景,让幼儿科学素养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自然生长。这不仅是经验分享,更让参训教师理解科学教育“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底层逻辑,了解幼儿科学素养培育系统化实施的核心框架。
此次讲座帮助学员理解幼儿科学素养培育“以幼儿为中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核心要义,明晰环境创设、问题探究、资源整合的实施路径,为科学启蒙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与经验借鉴。

2.案例拆解——提供可借鉴实践样板
杨郁颖老师以中班《有趣的缝隙取物》为例,拆解“从生活问题到科学探究”的完整路径。从“捕捉幼儿物品掉缝的真实问题”,到“用开放环境、驱动性提问、家园协同支撑探究”,再到“实现素养要素综合提升”,案例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科学活动必须高大上”的误区,证明“生活小事即探究载体”,为参训教师提供“从生活中挖掘主题、以支架推动素养生长”的可操作实例。
该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从生活问题到科学探究”的可复制实践模型,有助于教师理解“以真实问题为起点、以支架干预为支撑、以经验内化为目标”的科学素养培养逻辑,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开展科学启蒙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动参考。

3.实践工作坊——实现工具知行转化
福幼一园副园长朱丽芬、福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副园长林华帧、福建幼高专教师教育发展学院赵雪等专家带领参训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围绕 “探究行为诊断”“支持性回应设计”展开实操演练。通过剖析“探秘蚂蚁”“挑战超级滑道”“观察各种各样的菌菇”等现场案例,指导教师用《幼儿科学素养观察表》关联幼儿探究行为与素养要素进行识别与解读,通过分组研讨、案例举证、现场答疑等方式,帮助参训教师努力读懂幼儿行为背后真实的探究兴趣与意图,掌握观察、解读、支持幼儿科学探究的具体策略。
彭琦凡教授在总结中直指当前教师实践痛点——“重行为表面轻素养本质、重即时干预轻长周期培育、重统一标准轻多元探究”,并提出建设性方向:其一,素养形成是长周期过程,需摒弃“单次见效”认知,从幼儿持续探究轨迹中捕捉素养进阶;其二,培育需从幼儿真实兴趣切入,如“缝隙取物”源于生活困扰等,回应内生需求才能激活素养生长;其三,分析探究行为要抓“要素关联”,需系统关联诊断;其四,教师核心是“读懂真实探究”,理解幼儿试错是素养建构必经,从“无序行为”中解读有序素养逻辑。
彭教授强调教师要跳出工具使用表层误区,既要看幼儿“做什么”,更要懂“为什么做”的素养意图,最终实现支持策略与幼儿素养、需求的适宜匹配。

4.反思总结——沉淀可迁移经验成果
为期三天的幼儿教师科学素养专题培训已接近尾声,各参训小组代表围绕培训期间的“所见、所思、所行”,分享了丰硕的学习成果与深刻的成长感悟,充分展现了本次培训的实践价值与专业内涵。
随后,朱丽芬副园长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她全面梳理了研讨过程,肯定了全体参训教师饱满的学习热情与扎实的收获,鼓励全体教师将培训所学深度转化为教学实践动能,共同推动幼儿科学素养培育迈上新台阶。

在此次观摩开放活动中,福幼一园结合园本课程实际,在以下方面与同行积极探讨:理念学习——通过生活化场景与循证观察,帮助教师打破“科学教育即专门活动、素养培育即知识传递”的误区,理解“科学素养就在幼儿生活探究中”的本质;工具落地——将《幼儿科学素养观察表》从“理论工具”转化为“实践抓手”,通过现场即时应用到案例剖析,帮助教师掌握“从行为到素养”的分析逻辑;生态构建——展现“园家社协同、一日生活渗透”的幼儿科学教育生态,为教师提供素养培育不止于课堂,更在于生活的实践参考。
未来,福幼一园将持续深化科学素养教育实践,以“观察—探究—实践—反思”的课程体系为核心,不断优化科学教育生态,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的辐射作用,为福建省学前科学教育从“普及”向“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真正实现 “科学点亮童年,创新赋能未来”的教育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