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染途径 良好的生活习惯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现已进入冬春季节,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大,是各类传染病的易发、高发期。除了气温的变化,幼儿本身的抵抗力也比成年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病的侵袭。不同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出现哪些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支原体肺炎 主要症状: 1.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 2.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 3.咳嗽较为剧烈, 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传播途径:感染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儿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时要及时就医。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早期症状: 1.突然高热,往往伴有全身症状,比较大的儿童会说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年龄小的孩子不太会表达; 2.通常表现是精神状态跟以往不一样。 儿童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1.持续高热3天甚至更长时间; 2.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寒颤; 3.剧烈咳嗽、呼吸加快或者呼吸困难; 4.严重呕吐; 5.精神萎靡或者不愿意交流; 6.嗜睡,或者哭闹不安、惊厥。 呼吸道合胞病毒 5岁以下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普遍易感,也有部分年龄较大的儿童感染。 主要症状: 1.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2.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毒感染大 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同时往往伴有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和喂养困难等。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腺病毒、鼻病毒、 副流感病毒等病毒 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 1.腺病毒 部分型别感染可能在两岁以下的儿童中引起比较重的腺病毒肺炎,症状表现为:持续高热,经过一般的治疗往往没有缓解,同时伴有呼吸系统明显的改变,像呼吸费力、明显的咳嗽喘息,甚至出现精神方面的改变;比较大的儿童可能检测出腺病毒阳性,如果没有明显的下呼吸道感染,可以在家对症处理。 2.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可对症用药,适当多喝水、多休息,少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或患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在特殊情况下当病毒侵犯到下呼吸道,可能引起比较重的感染,需要临床医生鉴别诊断。 混合感染 混合感染是同时感染2种以上的病原体,临床上的“混合感染”多数以病毒、细菌、支原体的组合为主。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遵照医嘱居家规范服用药物,多饮水和充分休息后,病情可在1至2周得到缓解。 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72个小时或体温超过40℃,或频繁咳嗽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胸痛 、喘憋、咯血、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精神差、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 勤通风 勤洗手 戴口罩 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