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 健康你我他

发布者:附属第二幼儿园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10

秋天除了燥热的天气外,还会伴随着不时出现的“嗡嗡嗡”声,蚊子虽小,但可能传播疾病,而蚊虫叮咬,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渠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虫媒传染病之一——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它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容易出现暴发流行,目前无预防针和药物可以预防,在我国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

登革热传播途径

登革热只通过带病毒的蚊子叮咬传播,不会人传人。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发病后,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病情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出血、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三痛:严重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及关节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和身体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后3-7日内出现皮疹、皮下出血等,部分病例腹股沟、腋下等处浅表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听起来很“危险”但它是可防可控的,幼儿园和家庭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预防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园在登革热

高发期的防控措施

1.翻盆倒罐,清除轮胎积水,扫除卫生死角,户外轮胎做好防雨和防积水,加强垃圾清运管理,防止蚊虫滋生,从源头上预防登革热。


2.每周对全园环境进行热烟雾机消毒和灭菌,消灭蚊虫。室内臭氧消毒机每日对班级内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保育员每日对班级教玩具进行预防性消毒。


3.及时检修各班级纱窗,配备电蚊拍、花露水等防蚊物品。


4.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外出防护:勤洗手,多喝水,及时给幼儿更换汗湿的衣物。户外活动时给裸露的皮肤喷涂防蚊液。


5.保健室加强症状监测,持续严格执行幼儿晨午检。


家长在登革热

高发期的防控措施

1.幼儿在外出和来园时穿浅色薄长裤,被蚊虫叮咬之后,可以先用碱性的肥皂水进行冲洗,有瘙痒症状的,可以使用花露水以及炉甘石洗剂外涂以起到止痒的效果。


2.清洁家里的卫生死角和垃圾,清除闲置的积水容器。水培植物勤换水,登革热流行期间可将水培植物改为泥、沙种种养。
3.加强防蚊,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等进行驱蚊。
4.巩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勤洗手、多喝水等。


特别提示:如从登革热疫源地返回本地,请自觉在家中观察两周,并向班主任说明情况。如被确诊为登革热,也请在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
预防登革热最好的方法:除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让我们一起行动,共同守护幼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