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9] 作者:[培训中心] 阅读量:[1]
这是地处大山深处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
今年42岁的左新娇是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左园长1997年毕业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后,一直在家乡马鞍山乡的小学任教,因2015年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成立,于2015年经过巍山县教育体育局拟任园长专业培训半年后转岗至幼儿园担任园长工作。
今年42岁的左新娇是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的园长。左园长1997年毕业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后,一直在家乡马鞍山乡的小学任教,因2015年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成立,于2015年经过巍山县教育体育局拟任园长专业培训半年后转岗至幼儿园担任园长工作。
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位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部,距离巍山县城 42公里,距离省城昆明374公里。属彝族、白族、苗族、傈僳族等多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由于山里村落非常分散,交通不便,再加上留守儿童居多,考虑到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园实行了寄宿制。寄宿制幼儿园的开办方便了家长,可苦了老师,由于幼儿园编制只有3人,幼儿园收费低无财力多请临时老师,一个班少则40多名幼儿多则50多名幼儿,均有两个人负责保教轮值,还要值守夜班,尽管条件艰苦,但左新娇园长以身作则,每天24小时都在幼儿园和老师孩子们同吃同住,大家共同发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做到了新建幼儿园规范起步,科学发展。
开园之初的保教团队
开园第一天孩子们的活动
寄宿孩子的日常——早晚自己洗漱
老师的日常——晚睡值守、巡查
2018年9月,左新娇园长参加了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校长国培计划”2018年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影子园长培训。培训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了左园长很多的启示与帮助。特别是在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幼儿园跟岗培训期间,隋玉玲园长在百忙之间抽出时间和我们学员认真交流、耐心指导,收获颇多,也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左园长幼儿园的发展。受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一幼儿园“以爱育爱”教育理念的启示,左园长向隋玉玲园长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幼儿园所处的环境、遇到的困难,隋玉玲园长手把手的指导了左园长制定3年行动计划和返岗行动研究计划“关于开展山区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心灵关爱行动研究计划”。左园长培训结束回到幼儿园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和老师们一起学习研究经过隋玉玲园长指导下制定好的幼儿园三年行动计划,并经过全园教职工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与幼儿园的愿景几次大讨论后,重新明确了幼儿园的办园理念“用爱滋润孩子心灵成长,用心帮助孩子走向文明”。而后一直边根据培训所学保教知识对老师保育员进行二次培训,边在实际保教活动中践行“关于开展山区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心灵关爱行动研究计划”。
教师们抽空和园长一起观看学习国培网络课进行理论学习讨论如何践行“关于开展山区寄宿制幼儿园幼儿心灵关爱行动研究计划”
经过两年的研究学习和实践摸索,幼儿园保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的笑脸也越来越灿烂!
寄宿日常——晚饭后的游戏
寄宿日常——晚饭后外出散步
寄宿日常——万圣节晚上赏南瓜灯
亲子活动
经过全园教职工不懈的努力,幼儿园不但自己有了质的飞跃,也帮助了全乡其余的5所公民办幼儿园,起到了乡镇中心园辐射引领的作用。
请本地专家指导如何做好送教活动
指导本乡镇新建公办园(三鹤幼儿园)
招生季是最让我们心痛的季节,当看到城市幼儿园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幼儿园几天几夜排队或是没有摇到号而垂头丧气抓狂时。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的保教人员们也出发了,翻山越岭、爬沟过河,走到分散在大山深处的适龄儿童家里,动员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很多适龄儿童由于山里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放弃了上幼儿园,有些是由于家长观念落后而不愿意送孩子上幼儿园,觉得上幼儿园浪费钱......)
(随着小学入学年龄从七岁提前到六岁,很多家长选择了只读一年幼儿园或干脆不读)
经过幼儿园保教人员的劝学和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家长们慢慢的把适龄儿童送到了幼儿园。
守望着这片深山,哪怕再苦再累,马鞍山乡中心幼儿园的保教团队们都将坚守在这里,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努力改变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命运,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