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的碰撞,擦出别样风采——人文科学系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2013级见习系列报道之一

作者:人文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15-03-30浏览次数:0

3月25日上午,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由林莘名师工作室组织进行了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重点探索"学习共同体"模式。福建幼高专2013级中文班的见习生们有幸全程观摩了此次教研活动

此次科研活动中,林莘校长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执教四年级课文《蝙蝠和雷达》。在她的引导提点下,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讨论热烈、积极发言,展示风采,豪不忸怩。而郑玮瑜老师则带领学生们从《呼风唤雨的世纪》穿越到南宋诗人范成大笔下的《四时田园杂兴》,通过"读诗、问诗、听诗",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并在过程中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可谓"润物无声"。

两位作课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异,既有新理念的实践,也有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新与旧的碰撞中,擦出别样的风采。此外还有张丽丽、翁倩蕾和施莞莉老师我们分享了她们的读书感悟舒妮老师做了题为"基于提升阅读素养的小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林海老师则为我们重点讲述了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此次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满载而归。大家深刻感受到教学界正在掀起一场重大变革,"学习共同体"模式解除了学生思想上的禁锢,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乐于交流,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切实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作为教师,如何上好每堂课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时代在变革,教育观念在革新,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创新型人才

 

林莘校长与郑玮瑜老师作课现场

舒妮、张丽丽、翁倩蕾、林海等老师带来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