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日,中文教研室和理科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开展了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研讨会。研讨会由姜平主任主持,主要围绕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进一步完善2019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下学期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工作和实践教学等工作展开研讨。
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一践行三学会"。姜平主任特别强调新时代在培养目标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她认为小教(综合文科教育)有四个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训练与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林建晦老师认为小教(综合理科教育)也要特别注重质疑提问能力的培养。
在践行师德上,姜平主任认为要在具体的课程中践行师德。大家经过讨论,形成如下共识:例如在书法课程中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精神(因为我们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小学),同时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崇真尚美的品德;在儿童文学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品质。
在课程的达成度上,姜平主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在教学法教得很辛苦,可能是课堂上的实践不够,某种程度上教师自身对实践的认识也不是特别清晰。因此如何让实践更加有效,使教师的职业能力得以提升呢?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从理论到实践应该是一个螺旋式(递进式或系列式)上升能力的培养过程。
林宏老师指出,现在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课堂上需要花大量时间加以纠正。大家认为,要有课程的达成度,要让学生具备教师的基本技能,必须把握笔姿势作为基本功考核的一个环节(综合文科教育需要强化,其他专业相对弱化一些)。同时注重对小先生握笔姿势的培训。基本功考核以10人为一组,考核过程要有录像。若握笔姿势不正确,即使字写得再漂亮,也是不合格。
大家认为,在培养目标中要体现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改革)动态,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课程中重点讲理念,接下来讲教学方法的变化(课程实施)以及评价的改变(要整合教材)。从提高学生能力来说,要具备解读教材的能力(例如综合文科教育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字词句的分析、篇章解读、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等能力)以及教学实施的能力(组织掌控课堂的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大家认为必须把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先做出来。每位教师要把第一轮评估中做出来的课程目标列出来、汇总,在第二轮调整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课程目标进行梳理,先把强支撑点找出来,以问题为导向、以学习成效为出发点,把课程目标凝练出来,然后补充毕业要求。
本次研讨会为与会教师指明了工作方向。接下来中文教研室将按照要求,安排全体教师确定课程目标,然后修订毕业要求,认真推进师范专业认证的相关工作。
中文教研室开展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