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零距离活动系列报道——“行知创生活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案例”专题讲座

作者:人文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3-06-02浏览次数:0

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师范生的师德理论素养,筑牢“四有”好老师的根基,2023年5月31日晚,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周志平老师再次应邀来我院讲学。本次讲座主题为“行知创生活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案例”,教育心理教研室吴海燕老师及人文科学学院2021级部分师范生在B607聆听了本场讲座。
周老师以陶行知先生的“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为引,将学生带入“实际生活应该走向行心创生活”的情境思考,随后他分享了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演进中渗透着“项目式学习、协同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等先进的理念,并提出“行心创生活”应该走向“行心创的生活课堂”,启发师范生理解“行心创”生活课堂的学习特点。最后,他还分享了用“行知创”生活课堂理念指导小学语文“秋天”和小学数学“用方向和举例确定位置”的教学案例,助力师范生直观地理解何为从“经验、概念、原理、技术及产品”层面出发优化教学设计,使师范生真正理解“行知创”生活课堂的奥妙和用意。
讲座中,周老师不断启发学生思考:知识和概念有什么区别?教学应该教知识还是教概念?怎么教概念?怎么教原理?增加劳动教育能培养创新人才吗?……一连串的发问和互动不时引发师范生的认知冲突,多次互动后,周老师总结指出,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经验层面,而应该努力培养概念思维、原理思维,实现从经验世界到理念世界的跃迁。“教知识会让人迷茫,教概念才能让人变聪慧”,师范生只有在充分领悟学科的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改革,才能在实践中培养真正有创造性的学生。
本次讲座是我院本学期“学陶·研陶·践陶”系列活动的第二场讲座,也是郑晓生教授团队、应用文科中心年度系列活动之一。相信讲座后,“行知创”课堂教学理念将更好地引领师范生日后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