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大二师范生即将展开新学期教研见习活动,而大三师范生也将走出校门,开启为期10周的毕业实习,我院特邀福州市教育研究院游俐瑛老师于9月25日晚在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为师范生们开设"落实新课标、建构新课堂、促进新发展"专题讲座。

自从2022版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落实新课标、建构新课堂的新一轮课改浪潮。师范生们也通过相关课程、讲座视频等,对新课标的理念、具体内容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缺乏一线教学实践,师范生对新课标的学习大多仅停留在理论、概念层面。游老师的讲座犹如一场及时雨,帮助师范生更好地运用学过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游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等核心素养。他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解读了五大课程理念,同时指出新课改下新课堂的几大特征,如以深度学习促进知识关联、以大单元教学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整合、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评一致性等。

游老师还特别指出,新课改对数学教师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的要求。数学教师要能围绕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数学学习活动,把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讲座中,游老师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在场的每一位师范生,鼓励年轻人要积极争取机会,在实践中多锤炼自己,把课堂所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告诉大家,不要怕失败,那是明天的垫脚石!

人文科学学院一直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校内外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师范生走出金字塔,到一线课堂开展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将一线的教育教学名师请进来,为师范生开设讲座。
游老师的讲座,给师范生带来了一线新课堂改革的气息,激发了师范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他播撒的教育智慧,像一束光,照亮人文学子的前行之路。
主讲人简介:
游俐瑛
福州市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
福建师大继续教育专家
福建省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对象实践导师
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副会长
福州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导师
编撰《名师数学课堂激趣艺术》、《快乐数学》、《小甜橙学数学》、《游老师与快乐数学班的故事》等书物
曾连续两年参加国家教育部"内地与香港交流及协作计划",被选派到香港进行交流、协作,被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