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讲坛系列讲座——“梁漱溟”乡村治理实践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作者:人文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4-01-04浏览次数:2

2023年12月27日,人文科学学院在教学B楼607举办“‘梁漱溟'乡村治理实践引发的思考与启示”讲座,该讲座是学院"人文讲坛"系列讲座之一,由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与人文科学学院共同主办,主讲人为青管教研室何洪越老师,讲座面向社会工作专业2022级、2023级学生,青管教研室教师参与。

首先,何洪越老师以"邹平实验"为例,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实践及其乡村建设理论,分析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乡村建设的主体、方向、方式等关键性问题。随后,何洪越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特征与乡村振兴战略,并重新审视了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价值。最后,何洪越老师以乡镇社工站为例介绍了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具有的独特专业优势,并引发同学们思考。

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发言,共同探讨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探究符合本土化特征的乡村治理模式。讲座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将专业理论学习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参与乡村振兴行动的积极性。

 

 2023年12月27日,人文科学学院在教学B楼607举办"'梁漱溟'乡村治理实践引发的思考与启示"讲座,该讲座是学院"人文讲坛"系列讲座之一,由小学教师职业素养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与人文科学学院共同主办,主讲人为青管教研室何洪越老师,讲座面向社会工作专业2022级、2023级学生,青管教研室教师参与。

首先,何洪越老师以“邹平实验”为例,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社会实践及其乡村建设理论,分析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乡村建设的主体、方向、方式等关键性问题。随后,何洪越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特征与乡村振兴战略,并重新审视了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价值。最后,何洪越老师以乡镇社工站为例介绍了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具有的独特专业优势,并引发同学们思考。

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发言,共同探讨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探究符合本土化特征的乡村治理模式。讲座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将专业理论学习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同学们参与乡村振兴行动的积极性。